一個人重新在全新的環境生活
重新認識所有的人
會更加明顯看見自己的個性
很多優點缺點
會更明確的浮現出來
令人驚訝或生氣的不是周圍的人
而是那個以前不認識的自己
有些特質很明確的顯現
例如
對於守時守信的高度標準
(即使我是一個守時守信的人
但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守時守信)
對人的過度期待
為人著想 計較 比較
時間被佔有 被分割
無法忍受半瓶水響叮噹的人
無法跟想法與自己不同的人多說一句話
(很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強烈的好惡觀念)
年紀越長 強迫症的行為越多
也許跟H生活慣了
開始無法忍受不乾淨的東西
但以我們的生活乾淨標準
是無法與其他人共存的
但這些事情不該成為生活中心
雖然我不是一個樂觀的人
不是一個溫暖,擅於讚美別人的善良人
常會想到某些時候 發生完某些事情
主角是其他人跟我
但離開那件事之後回想
會感到很不喜歡那個自己
但是事情已經結束
那個我不喜歡的自己
已經成為自己跟別人記憶裡的一部份
英國人對於鼓勵跟讚美是正向的
也許是西方教育跟文化的累積
他們本來就是這樣長大 這樣生活
Have a nice day!對他們而言
可能跟bye或morning一樣只是一種招呼
對我而言卻是一種祝福
就覺得我的這一天是被祝福的
但在台灣我們不會這樣說話
我不可能在離開時 跟朋友說
希望你今天過得很好喔!
不知道,一切不太自然
坐火車時
鄰座的英國人
會用 Nice book!開啟話題
即使兩人不認識,
可以用讚美對方手上拿的書開始
又或者跟TUTOR討論時
不論學生的程度到哪裡
總會用good! good! encourage你繼續說下去
總是能在一堆沒有重點的語句中找到可能有發展性的枝微末節
就像INGE總是把 Super!跟Lovely!掛在嘴邊一樣
英國人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就是當你們眼神對到時
即使他當下正為手上的工作臭著臉
一旦跟你眼神交會時
他們會立刻展開笑顏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的真心有幾分
但至少 微笑 是會讓人感到溫暖的
(雖然我還不太適應,有時候會來不及擠出笑容
或者,勉強擠出一個不太自然的笑容)
也許就是因為我無法做到這些
所以總是離人群很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